7月25日晚,首创证券宣布拟发行境外上市股份(H股)股票并申请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,以进一步提高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,整合国际资源,提升国际影响力。这是2025年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最新一例。
今年以来,A股公司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赴港上市热潮。一方面,宁德时代、恒瑞医药、海天味业等产业龙头公司先行一步,顺利登陆港股上市,正式开启“A+H”双资本平台运作模式。从市场表现来看,这些公司的H股相对于A股的折价幅度普遍较小,宁德时代的H股较A股甚至出现了溢价,反映出国际投资者对“A+H”优质公司的青睐。
另一方面,据记者不完全统计,今年以来已有40家A股公司官宣筹划港股上市,数量较去年同期显著增加。今年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科创板硬科技企业,包括中微半导、云天励飞、星环科技、纳芯微等。
记者注意到,不少“A+H”公司在港股上市募资后,紧锣密鼓推进募投项目,或加大创新研发,或加快产能扩张,或加码国际化布局。
硬科技企业加入“A+H”队伍
总体来看,产业龙头公司、硬科技公司,成为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主要群体。
7月24日,立讯精密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议案。立讯精密主要从事消费电子、通信及数据中心、汽车、医疗等领域相关零组件、模组及系统集成业务,最新总市值约2780亿元。公司表示,H股上市主要是为了深化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,增强境外融资能力,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。
记者发现,多家赴港上市的产业龙头均是市值超过千亿元级别的A股公司,包括恒瑞医药、牧原股份、三一重工、豪威集团、蓝思科技等。宁德时代更是一家市值超过万亿元的公司。
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表示,前两年港股IPO处于低迷期,上市的企业以中小市值股为主。2025年以来的港股IPO热潮,开始转向以龙头企业主导。
在产业龙头公司之外,新一轮赴港上市队伍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科创板硬科技企业身影,行业覆盖半导体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等。
7月23日,科创板公司中微半导公告称,公司拟申请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。该公司是以MCU(微控制单元)为核心的平台型芯片设计公司,产品包括8位和32位MCU产品,多种SoC(芯片级系统)、ASIC(专用集成电路)以及功率器件产品。
7月18日,星环科技公告称,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,提升公司国际品牌形象,同时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本市场,多元化融资渠道,董事会同意公司于境外发行股份(H 股)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。
在业内人士看来,科技创新发展往往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,“A+H”上市有助于丰富硬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,为其研发投入、产能扩建等提供更多的资金活水。此外,不少硬科技企业都有国际化业务布局,而H股融资平台有助于其以美元交易进行资产收购或业务拓展。
“A+H”平台助推公司国际化开新局
A股公司赴港上市热潮,离不开政策的支持、港股市场的活跃,以及一批先行者开启“A+H”模式后取得的国际化新进展对后来者的引领。
2024年4月,新“国九条”提出,拓宽企业境外上市融资渠道,提升境外上市备案管理质效。4月19日,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,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,由此点燃A股公司赴港上市热情。今年5月,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发布联合公告,正式推出“科企专线”,助推特专科技公司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。这也进一步增强了港股市场的吸引力。
“2024年下半年以来,港股尤其是香港科技股触底反弹,吸引境内外资金流入,进一步提升了港股市场的活跃度和流动性。”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认为,这也让更多A股公司看到港股上市的市场红利。
此外,记者关注到,不少A股公司在港股上市后,迅速推进募投项目加快创新研发或国际化业务布局。
恒瑞医药今年5月23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并上市交易,正式步入“A+H”双资本平台运作模式。恒瑞医药副董事长戴洪斌表示:“登陆港股,是恒瑞医药迈向国际资本市场、加速创新国际化的关键一步。我们将以此次上市为新起点,努力研发更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药。”
自港股上市以来,恒瑞医药创新研发成果加快步入收获期。公司5月30日公告显示,恒瑞医药3款创新药同日获批,其中包括首个ADC产品上市。作为创新型国际化制药企业,恒瑞医药多年来持续围绕临床急需进行创新研发,累计研发投入超460亿元,已在国内获批上市23款新分子实体药物(1类创新药)、4款其他创新药(2类新药),另有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,约400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。
此次恒瑞医药港股募资近百亿港元,主要用于公司的研发计划、建设新的生产和研发设施及扩大或升级公司现有生产设施等。
宁德时代此次港股上市募集资金超过350亿港元,资金主要用于海外产能扩张、国际业务拓展及境外营运资金补充,为公司长期国际化战略提供资金支持。宁德时代表示,公司将依托国际化资本平台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,有助于公司抓住全球能源转型的历史性机遇,助力长期发展,提升股东回报。
此外,更早期在港股上市的公司其公司治理能力也得到综合提升。中国中免公告称,公司通过全方位细化、优化信息披露流程,2024年在“A+H”两地的信息披露文件合计达211份,全部零补充、零更正、零问询。
“多数赴港企业境外收入占比较高,赴港上市有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的考量。”颜招骏表示,这些A股公司,有较强的国际化发展需求,希望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。
另有投行人士认为,港股是内地企业向海外发展的重要踏板。对于那些已在A股市场深耕多年、奠定坚实根基的企业而言,登陆港股市场能更有力地推动其国际化发展计划的落地实施。
石家庄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